可靠性理论指的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涉及产品、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和能力5个因素。其中,规定时间是可靠性定义的核心,规定时间的长短随着产品对象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异。因此,讨论可靠性时必须事先规定任务时间。规定条件是指使用产品的环境条件、使用和保障条件(如负荷条件和工作方式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条件;负荷条件包括工作电压、电流和机械应力等;工作方式包括连续工作方式和间断工作方式。规定条件对产品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可靠性也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讨论可靠性时一定要明确规定工作条件。规定功能是对产品故障规定判断的依据,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描述产品的功能。能力是各种可靠性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可靠性的定量描述,以便说明产品可靠性的程度。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有“可靠度”、“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 可靠性理论涉及面很广,需要从科研、设计、试验、制造、运输、贮存直到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基本内容如表4-1所示。 产品的质量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包含了可靠性指标,然而产品的可靠性的研究又是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一切质量活动除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经济性、安全性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稳定可靠。企业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可靠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