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原子核是怎样被发现的?

原子核是怎样被发现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原子核是怎样被发现的?

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等科学家对放射性的研究,揭示了天然放射性物质自发衰变的规律,但这仅仅是开始。而真正首先完成原于核之间反应、开创核化学的人是卢瑟福。

卢瑟福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71年生于新西兰,1893年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学院获数学和物理学硕士学位。1895年他获得奖学金到英国深造,成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位研究生。该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物理实验室,室主任正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权威J.J.汤姆生教授。贝克勒尔发现原子有放射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英国,汤姆生异常兴奋,他马上采取行动,指示卢瑟福搞清楚从放射性原子中跑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卢瑟福接受任务后,立刻着手实验。他把镭盐放在一个铅槽里,用强大的磁场作用于镭发出的射线,他发现镭所发出的射线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极易吸收,他称之为α射线;另一种有较强的穿透力,能穿过玻璃,他称之为β射线。还有一种射线,不受磁场影响,有点像普通的光线,但穿透力大得惊人,能穿透肌肉,甚至铅板、铁板,这种射线被称之为γ射线。经过努力,卢瑟福等人终于搞清楚了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中放射出来的至少有三种射线,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是快速运动的电子;γ射线是中性的,不带电。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通过金箔的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α粒子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有一定质量的粒子。让它以很高的速度射出,只有在它的行进途中遇到了集中在很小体积中的具有较大质量的带正电荷的障碍物时,它才有发生偏转的可能性。卢瑟福认为这个带正电荷的障碍物就是原子核。只有那些逼近原子核的粒子才会发生散射,而那些非常逼近原子核的粒子才会被弹回。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本身并不是一个实心小球,大部分粒子能够穿过金箔而不发生散射,就足以证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隙。因此在1911年,卢瑟福正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这一模型的提出对于认识原子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打开了原子那道神秘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