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课堂是什么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言而喻问题,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我们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界定和解释。课堂的确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经意或不经意地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刻挖掘。然而,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不能说是真正改变了学校生活和教师行为的。重新检视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反恩课堂的观念与认识,为课堂提供新的定向,是课堂重构的基本前提。  在课堂的重构中,首先至少应树立有关课堂的这样四点基本认识:  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在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成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认为教师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最高明的教师也就是那些具有高超的教学表演艺术的教师。这种认识不能说完全不合理,因为在教学行为与舞台表演行为之间是有着一些相似性的成分的。但是,若教师如同舞台表演一样,一味地把自己的行为演示给别人看,按照教参或教案设计(剧本)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教学也就成了没有学生参与甚至是完全忽视学生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表演的水平再高,”艺术”表现能力再强,也只能说明教师自身“塑造角色”的能力与水平,而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与表现参与在内。换句话说,表演可以是无互动、无交往的,而教学却必须要借助交往来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从这个角度讲,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地在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效。  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把训练等同于教学,把训练当作课堂中的主要行为,是我们现有课堂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训练以无视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代价,把学生头脑当作“黑箱”来支配。靠着这种训练,学生的行为倒是可以达到标准一致、区别无二,可以在做各式各样的练习题时达到一种“自动化”的水平,但与此同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渐渐在降低,对外在事物的敏感性渐渐在淡化,捕捉问题的能力渐渐在弱化,创新也离他们越来越远。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去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教师面前,一向有着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由学生走向知识。前者表现为在细致地“加工”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再现知识,将单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后者表现为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真正占有者。当今,要培养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应该选择的是后者,变革的是前者。  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在他的《师说》中为教师确立的这样一些职责和角色,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许多教师至今在课堂上也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角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传授了知识,把“术业有专攻”的学识传递、授予学生,自己的职责也就完成了。这种看法也许在韩愈所处的年代或者说农业经济时代足亨的,而对于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的今天来说,却越来越显得不合宜。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从教师一方转移至学生一方,虽然学生也可获得知识,但一来掌握的这些知识难以牢固,成为学生稳定的心理特征,二来无法透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地吸取知识,更无法成为知识的创新者。在这里,教师要明了:知识既是“名词”,更是“动词”,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  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无分展现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