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和平典范”计划是怎么回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美“和平典范”计划(国内称82工程)是冷战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航空对外合作项目之一。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最终中途未成,但其对我国歼击机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所谓新八几个型号都是在其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的。 中苏分裂后,关系逐渐紧张,到珍宝岛冲突后,双方在边境附近阵兵百万。来自北方的压力成为我国国防的首要威胁,从60年代以后,苏联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陆续装备部队,特别是图-22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对我国威胁尤为重大,其可以2M的速度低空高速突防,从苏联远东,中亚部分和蒙古迅速对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目标进行打击,而我国空军当年装备的歼-6/7战机根本就无法对其进行拦截,歼-8虽有一定的拦截能力但由于其缺乏完善的机载航电系统,如果逆火在恶劣天候掩护下来犯,那么我国依赖的只有HQ-2防空导弹。而这种固定的防空导弹很难在广阔的地区全面防御这种灵活的超音速轰炸机。因此从60年代我国就需要一种这样的战机;能够在全天候条件下在领空外或者边缘拦截对方轰炸机。这就是歼-9。但歼-9因为不切实际的将指标提高到双三,而我国当时的基础研究水平根本就不到,导致70年代后歼-9的研制日益迟缓。而这种情况下,70年代末根据“部队80年代中后期武器装备更新需要,结合世界歼击机发展水平”,我国提出歼-8大改的设想,以便在80年代为部队提供能够拦截高空和低空高速入侵目标能力的歼击机。 歼-8Ⅱ的三角翼布局是最让人诟病的东东,其实想想这个东东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首先我国气动布局技术储备不不足,比较有把握也就是MIG-21的这种常规三角翼布局,另外就是新歼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拦截逆火,这就要求其超音速性能要好,三角翼优点就是展弦比小,激波阻力小,超音速度/跨音速气动性能较好,气动焦点变化平衡,另外结构强度什么的也比较好,80年代我国对M2K和F-16进行性能评价是,虽然F-16在许多方面比M2K要好,尤其是中低空/速度方面。但M2K的优秀的超音速拦截能力还是让我国认为其更适合自己的需要。但三角翼缺点就是诱导阻力大,亚音速时的续航能力和机动性能都不好。M2K采用放宽静稳度加电传操纵和进气道小翼来解决问题,较好的解决高速拦截和低速格斗之间的矛盾。而我国当时技术及工艺储备都严重不足,所以也就没有采取这些东东来提高亚音速的机动性能,但也采用前缘锥形扭转措施来提供亚音速时的巡航性能和机动性能。 要想拦截逆火除了要想优秀的飞行性能外,完善的航电系统亦必不可少,特别是下视/下射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PD雷达。歼-8Ⅱ最初准备配备的是14所研制的1471雷达,但当时我国在此领域的基础几乎是空白,尽管1471不是全波形雷达,只有中/低两种脉冲重复率,但其技术难度亦让总师贲德同志望而生畏。作为1471雷达的备份,长虹厂也开始在204的基础上研制具备拦射能力的208雷达。尽管其是单脉冲火控雷达,不具备下视/射能力。但研制工作仍然不顺利,可以说困难重重。而歼-8Ⅱ平台设计却非常顺利,1982-1983完成图纸设计,1984年试飞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决定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系统的办法也解决歼-8Ⅱ配套系统落后的问题。 1986年中美两国开始就引进航电系统进行商谈,中方选择美国格鲁门公司(F-14的研制者)作为外方总承包商,飞机系统的安装,检测,测试及试飞则在该公司在纽约长岛的比斯派格工厂内进行。1987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正式宣布中美和平典范计划,其声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需要一种新型战斗机布置在中苏边境以抵御苏联轰炸机以其领空的侵犯”。计划包括50套机载雷达及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总价值5.5亿美元.,当时美国有三个型号的雷达竞争歼-8Ⅱ机载雷达,分别是;威斯汀豪斯公司的AN/APG-66雷达,配备于F-16,休斯飞机公司的AN/APG-65雷达,配备于F/A-18,通用电气公司的AN/APG-67雷达,配备于F-20.从三型雷达各自情况来看,AN/APG-67雷达是为轻型战机配备的且台湾的金龙53雷达就是其为基础,所以其首先出局,而AN/APG-65雷达性能什么都较好并且功能也比较完善.但价格偏高.最后中选的是AN/APG-66雷达. 出口我国的AN/APG-66编号为PRCF-82 AN/APG-66. 其基本上相当于美国F-16BLOCK15批次上的雷达水平.,雷达分为7个可更换部件,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机及控制系统,用脉冲多普勒和单脉冲两种体制.工作波段在I/歼,频率6-10GHZ,体积0.11立方米,重量110公斤MTFF100小时,天线直径700CM,平面搜索距离:RCS=5,为75公里.扫描范围+/-60度.工作状态包括;空空:上视,下视,格斗和自动,空地包括:空地测距,真空波速绘图多普勒波束锐化,地图冻结及辅助导航和对海搜索等功能. 除了AN/APG-66外,火控系统另外重要系统就是利顿公司的LN-39惯导系统,其是美国空军标准惯导系统, LN―3g系统符合美空军F8标准中等精度的要求,即系统在外形、功能及适应性三方面均可协调互换,定位精度为o.8海里/小时。LN―39的“心脏”是P―1090惯性平台,这种平台是P―1000平台的小型化当采用LN―37中的P―l000平台元件及系统软件后, P―1090平台可达到的精度为o.2~o .3海里/小时,平台平均故障间照时间为2000小时。计算机为LC―4516C型。通过更换输入/输出组件或修改轻件使得LN―39在功能上有所增长,如组合导航(多督勒―惯性、飞行中对准、地面定位系统―惯性等)和操纵、火控、燃料管理等辅助任务。其备份为姿态航向基准系统。 为机载火控系统提高相适应,改进后的歼-8Ⅱ的座舱也得到提高,采用新型平显和多功能显示器.其中HUD视场13*9度,功能包括显示火控系统信息和还有雷达信息,飞行数据和机动能量管理信息包括空对空瞄准时显示雷达目标截获指示符号、瞄准光环、导弹的最大和最小发射距离、瞄准操纵点、弹丸示踪线(热线)和飞机速度矢量(vv)等;在空对地瞄准状态显示使用各种空对地武器的攻击画面。多功能显示器MFD是一种高分辨率、高亮度的电视/光栅显示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CRT技术和光学滤波技术,使得即使在直射阳光条件下也能产生清晰、对比度好的显示图象,MFD除了可以做为垂直情况显示器VSD。字母和表格显示器及用于电视等空地制导武器。 由于航电系统的完善和扩充,歼-8Ⅱ采用1553B数据总线。1553B数据总线是70年代初出现的美国的军用标推。此后,在大多数新研制的战斗机上,1553B数据总线一直占主导地位。1553B数据总线与以往的数据总线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容量极大的多信息源、多节点的数据总线。其作用大致相似于一系列多轨铁路,可将“乘客”(即数据)运送到达(或寄存)其各自适合的目的地。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战斗机航电系统的构型和设备.可以较少的经费投入达到延长战斗机有效作战使用时间的目的使之在一定时期内、能与造价较高的新型战斗机相抗衡。除了1553B数据总线外,歼-8Ⅱ还采用F-16的中央火力控制计算机,功能包括:空空机炮前置角和导弹发射区的计算。空地攻击计算武器弹道,弹着点,瞄准点和操纵指令。除了上述设备外和平典范其他设备还包括;大气数据计算机及数据库,外挂管理系统等。 1987年中方将2架歼-8Ⅱ战斗机和一架1:1实体模型运抵比斯派格,到88年双方完成航电系统的安装及测试。首架现代化的歼-8Ⅱ战斗机于1988试飞成功,随后飞抵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全面的试飞,到1989年中美双方已经完成大部分试飞项目,美方经过试飞后认为改进后的歼-8Ⅱ的作战能力相当于美国F-16/79。和平典范工程还包括我国引进美国AIM-7M中距拦射导弹,同时双方还探讨用F404发动机改进歼-8Ⅱ的可能性。 1989年,美方单方面中止和平典范计划,虽然后来格鲁门表示可以完成这个项目,但以不良部分改进为由要求中方多支付2-3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方放弃此计划。但两架飞机并没有立即回国,1992年老布什总统离任前下令“简单了结”中美原有的防务合作计划,为此2架歼-8Ⅱ和那个实做模型,还有MK46-2鱼雷,TPQ-37炮兵雷达及黑鹰备件交付中国。按照离子鱼大佬的说法;我国航空技术人员通过在“82工程”中与美方进行的合作,在被孤立和封锁了20余年后,又得以了解了世界先进航空技术发展的情况和现代化空战的特点,尤其对于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对于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巨大促进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开阔了视野。这方面的收获可以说是“82工程”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实际上歼-8Ⅱ最新的型号都是在82工程的基础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