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磨洋工的由来

磨洋工的由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磨洋工最初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学院。工程耗资500万美元,占地22公顷,而且建筑质量要求甚高,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

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

在半殖民地时期的公营工厂里,工人们往往都采取磨洋工的态度去对付洋人的压迫,以解除压力。至于后来的意思,是因为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仇恨,以及长期在洋厂消极怠工减少被外国人压榨的现实,所以才有了磨洋工如今的的意思。

磨洋工的由来

扩展资料

美国的道路施工大多在夜晚进行,目的是避免交通高峰和日间的高温天气,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所谓的美国效率并不高效。像中国那样高楼大厦几个月内拔地而起,在美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造成美国建筑施工效率相对低下的原因,有法律规章制度对施工安全比较严格的因素。

也有美国对劳工保障、民主过程相当较真等原因。美国城市规划有法可依,这个法规就是分区法。法规把城市每个街区划成商业、住宅、工业、园地等功能区域,区域内建筑的功能、高度、容积率、停车比例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任何一个建筑商想盖个不符合法规的房子,都要申请特殊许可。

带有贬义的磨洋工现象并非没有解决办法,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了磨洋工理论。他提出了工人们磨洋工的根本原因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没有办法体现出在规定时间内谁干得多谁干得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磨洋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美式“磨洋工”:过程的民主未必带来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