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赏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溅泪”、“惊心”所指的究竟是花、鸟还是诗人,历来成为争论的焦点。中师语文教材解释为:“感叹时事,见到春花更使人泪水飞溅,深恨跟家人别离,听到鸟叫更加惊心”,显然把“溅泪”、“惊心”的对象理解为诗人。
要弄清“溅泪”、“惊心”的所指,仅仅从句面上理解,是难以明了的,必须借助于美学中“移情作用”的原理,从诗人当时所处的特定情境去理解。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的共鸣。”(<<朱光潜美学论文集>>)
《春望》是作者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困于长安,看到沦陷后长安的破败景象,忧虑国事、思念家人而作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山河破碎,榛莽遍地的凄凉图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紧承前句,都 着眼于一个“望”字。这里的“溅泪”、“惊心”,实际上指花、鸟(“花”和“鸟”互文见义)。
读《春望》前半部分,我们似乎感到,未老先衰,愁容满面的诗人正含泪眺望长安的断垣残壁的遍地草木,一种难以排遣的忧愤袭上心头,不由得对山河依旧,人事巳非的荒凉景象发出沉重的感叹。
然后,他无可奈何地把模糊的视线由远而近渐渐地移了眼前的花、鸟。大概花、鸟这种本无人情的自然之物着实被诗人的绵绵愁绪感染,也禁不住为感叹时事,痛恨离别而哭泣、惊心。这是由诗人置身于凄凉衰败的环境中移情于物而又物显于情所致。
人与花、鸟巳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诗人写花鸟的泣和惊,在修辞上则是拟人化手法的巧妙运用。它更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春望》之所以能传颂至今,除了感情真挚动人外,大概与这一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不开吧!
原诗: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扩展资料: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望 (杜甫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