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大陆的票房为何会失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绝大部分人走进电影院,并不希望被触及到自己的灵魂,而是在一两个小时里把自己代入到俊男美女,惊险刺激的环境里,而又不伤及自己,好莱坞大片是深谙其道的。最原始的爱恨,最单纯的亲情,最彻底的牺牲,这些离现代人已经非常遥远的东西,恐怕不能给大多数观众带来任何代入感,只会让他们感觉到疲惫。换个角度说,这也是《赛德克巴莱》剪辑后保留太多战争场面的考量,魏德圣也好,制片和发行方也好,对电影的商业性,娱乐性也是心知肚明的。
在中国抗日片里,日寇来临前一般是这样一个环境,一个半封闭的中国内陆小城/乡村,代表旧式中国的乡绅、农民,代表初步现代化的青年学生、工人。而随着日军的到来,旧秩序瓦解和破坏了,现代化的成果被窃取,淳朴的农民家庭在日军的枪口下被成片扫到。而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旧秩序实际是怎样的,至少它符合国人对此的想象的,而不管这种生活的好坏,“可恶的日本人破坏了我们先辈一直以来的生活”是能被直观理解的东西。
而《赛德克·巴莱》对原住民强调的是什么,血祭血神、颅献颅座(大误),是先祖崇拜,彩虹桥,是族群与神灵。这些东西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对此都会觉得“遥远”和“异质”。再加上片方在商业包装与宣传上客观上不够卖力;历史背景并不为更多大陆观众熟知;赛德克巴莱触及灵魂等人本内质题材,在国内电影市场比较少见;还有很多包括文化人对该电影解读上也有偏差甚至谬误。所以这部剧虽然很精彩,但是看的人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