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实验室。

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于2011年11月3日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直至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运营以及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天宫一号简介:

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天宫一号自入轨以来,开展了对地遥感应用、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和空间材料实验,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天宫一号成功验证了自动及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堂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

天宫一号的发展历程:

2008年9月28日:中国首次披露“天宫一号”发射计划。

2009年1月26日: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

2009年2月27日:央视军事报道中首次出现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画面,此前仅有电脑效果图和模型对外公开,此时天宫一号初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已基本完成。

2010年8月中旬:天宫一号完成总装,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

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2011年6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

2011年7月23日: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3日上午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集结载人航天发射场。

发射调整及准备阶段:

2011年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同一类型,后出于安全考虑,原定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的原计划被取消。

2011年9月10日:发射场区测试工作重新启动,进展顺利。

2011年9月20日: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组合体运载至发射塔架。

2011年9月25日:包括发射场地及飞行航区在内的全区测控通讯系统进行合练并取得成功。

2011年9月26日:考虑到27日及28日发射场将出现的大风降温天气,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的发射计划更正为在29或30日择机发射。同日上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全系统质量评审。天宫一号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当日下午,发射场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和信号电缆连接等工作。

2011年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了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在窗口前沿发射”。当日上午进行了第二次全区测控通讯系统合练。并组织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13时起,先后实施了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至18时,约450吨的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

天宫一号超期服役: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已经在茫茫太空独自翱翔整三年。天宫一号长期管理人员分分秒秒陪伴着它,精心照料这个中国在太空中的第一个“天上家园”。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迎来了首位贵宾-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配合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自主交会对接。作为组合体的控制主体,天宫一号出色完成了组合体姿态轨道控制、信息控制、能源控制和载人环境控制等多项任务。

2012年6月,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光临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迎来了自己的首批太空贵客。在航天员的精准操作下,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手控交会对接。为了让航天员感受家的温馨,天宫一号营造了一个空气成分、气压都和地面相同,温度湿度净度堪比宜居城市中的一个“小家”,为航天员送上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太空十日之旅。

2013年6月,天宫一号迎来了搭乘神舟十号来访的第二批太空贵客。与神舟九号任务不同,作为我国首次应用性载人交会对接飞行,天宫一号和航天员承担了更多的使命。“太空授课”、“在轨更换地板”、“中短期航天员驻留”、“舱内无线通信”等一批思路新、实用性强、技术水平高、社会效益好的在轨试验项目顺利实施,标志着天宫一号作为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向空间多用途载人航天试验平台的转变。在等待与神舟载人飞船相会的日子里,天宫一号也未停止探索太空的步伐,天宫一号安装的空间环境探测装置源源不断的向地面发送着探测到的轨道大气环境信息和空间带电粒子辐射信息,安装的“三合一”相机无时不刻的关注着我国的水文国土,为开展地质调查、资源勘查、土地荒漠化评估、水文生态监测以及环境污染成分和污染源头分析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2013年9月,天宫一号作为一代“功臣”,圆满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太空里,由于真空、辐射等环境因素,维持长寿命是个难题,但在这方面,天宫一号表现良好,延期“服役”为将来的空间站建设做更多的试验性工作问题不大。在交出一份完美的“体检报告”后,天宫一号转入拓展任务飞行阶段。在拓展飞行的一年里,开展了太阳电池翼发电能力测试、备份姿态测量和控制模式切换、4b发动机变轨等一系列拉偏及备份飞行模式试验,深度发掘了天宫一号的飞行潜力,为开展太空环境探测及对地观测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现阶段天宫一号状态很好,所有设备正常。天宫一号已经严重超期服役,但是状态仍然良好。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天宫一号的使命终止:

2016年0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间,本着“充分利用、挖掘潜力”的原则,有关部门精心运营维护、严密实施监控,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天宫一号的发射运行:

任务前期:

2009年1月25日,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亮相,介绍中国空间站未来任务及内容。

2010年5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十八次大总体协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了交会对接飞行任务规划、天宫一号及神舟八号飞行任务纲要,协调了各系统间重大技术问题。

运送发射:

2011年7月23日,天宫一号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11年9月28日,天宫一号完成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T1火箭的推进剂加注工作。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2011年9月30日,天宫一号完成首次变轨任务,升至更高的运行轨道。

神八对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完成中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

2011年11月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完成第一次轨道维持工作。

2011年11月1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上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

2011年11月1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完成第二次对接试验工作。

2011年11月15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完成了最后一次轨道维持工作。

2011年11月17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进行解体工作,天宫一号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完成对接任务。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神九对接: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2012年6月1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组合体交会对接后的第一次轨道维持。

2012年6月21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在太空中完成了第一次姿态调整,从交会对接的倒飞状态进入正常飞行姿态,形成天宫在后正飞,飞船在前倒飞的组合体标准飞行模式。

2012年6月22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在空间实施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完成手动姿态控制试验,同时完成轨道数据更新、飞行程序注入等工作。

2012年6月27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各项飞行控制工作,并进行天地通话工作。

2012年6月2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分离,完成与神舟九号对接任务。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神十对接: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入驻天宫一号。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成功分离,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号自动撤离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

完成使命: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

天宫系列的型号:

天宫一号:

从2011年09月20日升空,2016年3月16日终止服务,2018年4月2日烧毁,它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宫二号:

2016年09月15日升空,2019年07月19日终止服务,2019年07月19日烧毁,它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实验室,解决了空间应用问题;

天宫三号:

任务与二号合并完成,目的是加快工程步伐,减少经费;

中国空间站:

又叫天宫空间站,2021年04月29日升空,目前在轨,标志着中国人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