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杂文应该怎样阅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今天我们如何阅读鲁迅的杂文,就像如何真正做一次自己一样。 你不要再顾及鲁迅的“伟大”。“伟大”的鲁迅“形象”是我们阅读鲁迅的最大障碍。用“高山仰止”的心态阅读鲁迅,本身就不是个体阅读的常态。你可以“假装”不知道有什么鲁迅研究专家,甚至也可以把你的老师们对你进行的一次次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灌输扔在一边,重新恢复你“第一次”阅读鲁迅的快感。在这个图像取代文字、键盘取代钢笔的时代,我知道如此阅读鲁迅对你而言确实强人所难。可是,如果,当你能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病歪歪的小个子一生充满生命的激情。我以为,鲁迅表达生命体验的特征是深刻的伤感;鲁迅表达生命的最好的文字,不是我们都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是他的悼念文:《记念刘和珍君》、《范爱农》、《忆韦素园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四篇,冷峻的回忆中渗透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人和事丰富而复杂的生命情感和无助般的感伤,会让我们面对自己的生命,思考怎样将挥之不去的回忆,积淀成自己深刻的生命痕迹。 鲁迅是一个文人,他谙悉中国古典和西洋书。钻到他的阅读范围中去探求究竟,对非专业研究者而言,大可不必。你只要去读一读《文坛三户》、七论《文人相轻》就够了。前者,鲁迅文风的直追魏晋,伤感而深刻的气质,对中国文坛的透彻的把握,都在一种苍茫忧郁的心绪中铺叙出来;后者,带着鲁迅苛刻的自我要求,透过“文人”现象揭开人际关系中虚伪而自矜的诸多幌子,是可以做当下世态人心的透视镜的。 你不要再顾及鲁迅的“深刻”。我们的阅读,浅显的觉得“没水平”、“没意思”,而深刻的,又往往觉得艰涩、难懂、枯燥,甚至一般觉得它与我们“俗人”无涉。这是我们的心灵和修养一代不如一代的重要原因。鲁迅的“深刻”表现在,他总是在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大家都在普遍遵循的道理、观念和心态实际上是错误的,这样的文字集中在他的杂文中。对于鲁迅杂文,今天的年轻人往往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我不想强调鲁迅杂文能够给予今天的我们有多大的裨益,而且其中不少文章已经作为尘埃而不必再读。我只想说,鲁迅的文字生命主要活跃在其杂文中,而我们阅读鲁迅杂文,就是感受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精神天马行空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犹豫不决的人,一个文字中倔强、刚强老辣,生活中敏感、多疑、甚至情感脆弱的人,如何嬉笑怒骂,如何最大限度地挥洒自我生命。当你从鲁迅杂文里看出这些,你就会觉得鲁迅的“深刻”是性感的,易于理解的,卓有眼光的,可爱的。我想,你可以专挑鲁迅写自己或者别人身体的文字来看看。那里,鲁迅的思想传达得轻松幽默,又呈现得形象生动且富有哲理。比如《春末闲谈》、《说胡须》、《论“他妈的”》、《病后余谈》、《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等。 我还有一个对学界而言近乎“谬论”的建议:年轻人最好别先去读《野草》。《野草》确为野草,是鲁迅探寻自我深渊的自我辩诘的文字,当然不少篇什写得瑰丽奇谲,可是心灵芜杂而痛苦,有深深的沦陷感,语意曲折,表达隐讳。与其看个一头雾水,还不如暂时搁置,什么时候想看的时候再读。非要看,可以读读《题辞》、《雪》、《好的故事》、《死后》。 一个人去读书,可以有多种吁求。去年,北大学者陈平原曾经在我校的“文化名人报告”上讲过“数码时代的读书”的九种方式。阅读鲁迅的方式,何止九种?但是,一个值得去阅读的文本或者对象,只有对我们的生命有所触动时,我们才觉得我们花钱买他的书、费时读他的书、费劲理解他的书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此意义上,别人的“伟大”和“深刻”,一系列的“经典”,除了表明自己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或者拥有一点“知识就是力量”的自我矜耀外,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我是不相信:一辈子不读《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会授人以笑柄的。可是我相信:一辈子都对书籍无法产生兴趣的人,他的心灵是干涸的。 当你觉得,我这里向你提及的鲁迅的21篇文字依然无法勾起你继续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时,你可以另选与我不同的阅读篇目试一试。因为我觉得,无论怎样,你花在鲁迅文字上的时间、精力和思想都不会徒劳无获。当你如此去做了,仍然觉得无法继续阅读鲁迅时,那就扔掉他!反正阅读鲁迅,也不会帮助你找个好工作!等你的心灵真正需要他的时候再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