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荷马简介

荷马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荷马简介

荷马(Ὅμηρος,约前9世纪—前8世纪),相传为古希腊的游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作品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为维吉尔、但丁、米尔顿),雨果在《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写道:“世界誔生,荷马高歌。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Le monde naî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de cette aurore.)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伊利亚特》长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猛将阿克硫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奥德赛》共12,105行,叙述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的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荷马问题古希腊人一直将荷马史诗视作希腊文化的精华,将荷马视作民族的骄傲,但丁更称荷马为“诗王”,但后世学者对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以及他的籍贯、生活年代、史诗是否他一人所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不同看法,形成“荷马问题”。古代曾留下多篇荷马传记,但内容矛盾,难作参考。荷马的生存年代约为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关于他的籍贯问题,古代流传下来两行诗,都提到七座城邦,或说他的家乡就在这七座城邦之中。根据史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荷马可能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最后死在爱琴海的伊奥斯岛。也有古代作家指荷马从巴比伦被掳到希腊,“荷马”一字在古希腊文正作“人质”解。另外,或说荷马是个女人,或认为“荷马”只是某诗人团体的名称。至于荷马的失明问题,一者古代的乐师常为瞽者,二者古希腊人相信眼睛失明,会使内心更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可比较提瑞西阿斯的情况)。对于史诗本身的争论,自十七世纪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就史诗的形成过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真正的争论是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的,1788年发现的《伊利亚特》威尼斯抄本中的一些注释使荷马史诗成为许多人争论的热点,对民间诗歌创作的研究促进了这一争论的深入。各家的观点基本可分为三类:以德国学者沃尔夫(Friedrich August Wolf)为代表的“短歌说”认为史诗形成与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公元前九世纪,各部份由不同的诗人创作,代代口头相传,后来经过加工,整理成文字,基本部份属于荷马;“统一说”认为荷马利用前人的资料创作了统一的诗歌;“核心说”实际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两部史诗形成之前荷马创作了两部篇幅不同的史诗,后经过他人加工整理,逐渐形成长篇,因此史诗既有统一布局,又包含矛盾。美国学者帕里(Milman Parry)的研究,是“荷马问题”的研究史上一个转捩点。实地研究过南斯拉夫游吟诗人的传统后,帕里指出荷马史诗正属这类游吟传统,最大的证明就是荷马史诗里充斥的所谓“荷马式套语”。凡是游吟诗人,都备有大量那类套语,以便凑合格律,即兴演出。荷马史诗很多看来茅盾的地方,正是出于凑合格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