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的资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英文:Blue whale)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 [3]。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体型最大的动物[4][5],长可达33米,重达181公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6]。 目前已知蓝鲸至少有三个亚种: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栖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称侏儒蓝鲸)。在印度洋发现的B. m. indica则可能是另一个亚种。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直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中,蓝鲸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超过40年后,捕鲸者的猎杀使它们几乎灭绝。直到国际社会在1966年开始保育蓝鲸后,蓝鲸的数量才逐渐上升。一份2002年的报告估计目前世界上蓝鲸的数量在5,000至12,000只之间[7],并分布在至少5个族群中。最近对于侏儒蓝鲸的研究显示这个数字可能是低估了实际的数量[8]。在捕鲸活动开始前,蓝鲸最大的族群是在南极海域,估计大约有239,000只(范围介于202,000与311,000之间) [9]。目前在东北太平洋、南极海与印度洋的数量已经比以前要减少非常多(大约各只有2,000只)。在北大西洋则有2个更大的集团,在南半球至少也有2个集团特征与行为 一只成年的蓝鲸 从空中俯瞰一只蓝鲸,可以见到两边的胸鳍 蓝鲸呼吸时造成的水柱 蓝鲸小型背鳍在照片左侧隐约可见吞食海水后将海水排出(参见捕食)。蓝鲸背鳍小[16],只有在下潜的过程中短暂可见。背鳍大概位于身体的四分之三的地方,它们的形状则因蓝鲸的个体而有所不同,有一些个体仅有一个刚好可以辨识的隆起而已,但是其他个体则可能拥有明显的镰型背鳍。当蓝鲸要浮出水面呼吸时,会将肩部和气孔突出水面,它们突出水面的范围比其他的大型鲸于(例如长须鲸和塞鲸)还要大。这个特征经常被观察者从海洋生物来辨识它们的线索。一些栖息在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的蓝鲸会在潜水时升起它们的尾鳍。蓝鲸呼吸时会喷出的一道壮观的垂直水柱(可以达到12米,一般为9米),如果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则可以从非常遥远的距离目击到。蓝鲸的肺活量为5,000升(1320加仑)。蓝鲸拥有两个气孔,并受到一个巨大“防护罩”的保护[16]。蓝鲸的鳍肢长3-4米(10至13英呎)。胸鳍的上方呈灰色,并有狭窄的白色边缘,而下方则是全白的。它们的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蓝鲸背部通常是杂色的,有时胸鳍也是这个颜色。斑纹变化的程度则因个体而有所不同。有些个体可能全身都是灰色的,但是其他的个体则是深蓝,灰色和黑色互相混合在一起[3]。蓝鲸的短距离冲刺的速度可以达到50公里/时(30英里),这通常发生在和其他鲸鱼互相时,但是平常的游泳速度则为20公里/时(12英里)[3] 。当它们进食的时候,速度会降到5公里/时(3英里)。蓝鲸通常独居或者和另一只蓝鲸共同生活。目前尚未知道,这些共居的蓝鲸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还是形成更为松散的关系。在食物高度密集的区域中,能看到多达50只蓝鲸聚集在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它们不会像其他须鲸那样形成组织严密的大团体。[编辑] 体型因为蓝鲸的体积太过巨大,所以很难去测量它们的体重。许多捕鲸人所猎杀的蓝鲸并没有完全测量过重量,因为他们首先会将鲸鱼切成容易处理的大小。这导致蓝鲸的总重量被低估,因为它们的血液与体液都流失掉了。尽管如此,仍然有重150 至170公吨(160至190短吨),长27米的蓝鲸被纪录过。一只长30米的个体被美国国家海洋哺乳类研究室(National Marine Mammal Laboratory)认为它的重量会超过180公吨(200短吨)。直到目前为止,国家海洋哺乳类研究室的科学家精确测量过最巨大的蓝鲸是一只重177公吨(196短吨)的雌鲸[7]。蓝鲸被认为是地球上出现过体型最大的动物[16]。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龙[17] ,阿根廷龙估计重达90公吨(100短吨),虽然一具受到争议的双腔龙脊椎骨可能显示出这种生物可以达到122公吨(135短吨)重,长40至60米(130至200英尺)[18]。体积最大的蓝鲸的数据尚未完全确定。大部分的资料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人类在南极海域捕杀的蓝鲸,不过这些资料是由并不精通标准动物测量方法的捕鲸人所收集的。目前记录到最长的蓝鲸为两只雌鲸,分别为33.6米(110英尺3英寸)和33.3米(109英尺3英寸)[19]。但是这些数据的可靠性令人争议。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NMML)的科学家所测量到的最长的蓝鲸则是29.9米(98英尺)长[7]。蓝鲸的舌头大约重2.7公吨(3短吨)[20],当它全部伸展开来时可以攫取90公吨(100短吨)重的食物与海水[21]。即使拥有这样巨大的嘴,蓝鲸的喉咙仍然无法吞下沙滩球那样宽的物体[22]。它们的心脏重600公斤(1320磅),也是已知的生物中最巨大的[20]。蓝鲸的主动脉则大约23厘米宽[23]。在出生后的7个月内,幼鲸每天要喝400升(100美国加仑)的母乳。幼鲸的生长速度很快,体重每24小时增加90公斤(200磅)。即使才刚出生,幼鲸的体重就能达到2,700公斤(6,000磅)-相当于一只成年河马的体重[3]。[编辑] 捕食蓝鲸几乎只捕食磷虾,虽然它们也会以桡族类为食[24]。蓝鲸所吃的浮游生物则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蓝鲸在北大西洋主要的食物主要是:北方磷虾、北极磷虾、Thysanoessa inermis和Thysanoessa longicaudata[25][26][27]。在北太平洋则是:太平洋磷虾、Thysanoessa inermis、Thysanoessa longipes、 Nematoscelis megalops、Thysanoessa spinifera与Nyctiphanes symplex[28][29][30];而在南极则是:南极磷虾、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和Euphausia vallentni。蓝鲸总是在它们能找到的最密集的磷虾群中觅食,有时候它们一天会捕食3,600公斤(8,000磅)的磷虾[24]。 这意味着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330英尺)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在觅食过程中,蓝鲸的潜水时间一般是10分钟,虽然它们潜水20分钟并不少见,而蓝鲸最长的潜水时间记录则是36分钟(西尔斯、1998年)。蓝鲸在捕食的时后是一次吞入大群的磷虾,并同时吸入大量的海水。然后它们挤压腹腔和舌头将海水从鲸须板排出。当口中的海水完全排出后,蓝鲸就把剩下这些不能穿过鲸须板的磷虾吞入。当蓝鲸捕食磷虾时,偶尔也会吞进小型鱼类、甲壳类与乌贼[31][32]。[编辑] 生命周期 一只未成年的蓝鲸与雌鲸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33] ,而我们对于它们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区域则所知甚少。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幼鲸重约2公吨半(2.75短吨),长约7米(23英尺)。蓝鲸的幼鲸每天摄取380-570升的母乳,并在6个月后断奶,此时幼鲸的长度达到出生时的2倍。蓝鲸通常在8-10岁之间达到性成熟,此时雄鲸的长度至少达到20米(南半球的族群更长)。相较之下,雌鲸体型更大,大约在5岁时性成熟,此时它们长度大约为21米。科学家估计蓝鲸的寿命至少有80年[19][34][33],但是由于个体的记录无法回溯至捕鲸时代,所以要得知蓝鲸的确切寿命还要经过很多年。目前单一个体最长的研究记录是34年,位元于东北太平洋(西尔斯在1998年的报告)。蓝鲸在自然界中唯一的天敌是逆戟鲸[35]。研究报告显示25%的成年蓝鲸都有逆戟鲸攻击留下的伤痕[19],但是攻击造成的死亡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蓝鲸的搁浅事件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因为它们的社会结构,所以从来没有听说过蓝鲸发生群体搁浅[36]。但是当搁浅发生时,将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1920年时,一只蓝鲸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路易士岛的海滩搁浅,它的头部被捕鲸人射中,但鱼叉却没有爆炸。就跟其他动物一样,蓝鲸本能地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呼吸,搁浅可以让它不至于溺死。路易士岛上两根矗立在大道旁的蓝鲸骨头吸引了大量游客[37]。[编辑] 发声主条目:鲸歌有关蓝鲸声音的多媒体注意这些叫声比原本的声音还要加快10倍 在大西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1) Recorded in the Atlantic (1) 在大西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2) Recorded in the Atlantic (2) 在大西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3) Recorded in the Atlantic (3) 在东北太平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Recorded in North Eastern Pacific 在南太平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Recorded in the South Pacific 在西太平洋记录的一只蓝鲸 Recorded in the West Pacific 播放时出现问题?参见媒体帮助。 卡明斯和汤普森(1971年)表示,通过距离蓝鲸1米参考压力一毫帕的测量,估计蓝鲸的声音在源头处可以达到155-188分贝[38][39]。所有的蓝鲸种群发声的基频位在10-40赫兹之间,而人类能够察觉的最低频率则是20赫兹。蓝鲸的声音持续时间为10-30秒钟。斯里兰卡海岸外曾经记录到蓝鲸的重复发出4个音符的“歌”,每次大约持续两分钟,使人想起着名的驼背鲸之歌。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并没在其他种群中看到,这可能是侏儒蓝鲸(B. m. brevicauda)所特有的。科学家并不知道蓝鲸为什么要发声,理查森等人(1995年)提出了下面6种可能的原因[40]:保持个体间的距离 同类和个体识别 环境资讯传递(例如觅食,警告,求偶) 保持群体联系 (例如雌性和雄性间的交流) 地貌特征定位 食物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