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年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伴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深,抵制贸易保护的呼声并没有抑制住全球贸易摩擦案件的迅速上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贸易体商品贸易赤字激增,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据世行评估,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出台的89项限制世界自由贸易的措施中,有23项出自曾经做出过慎重承诺的20国之中。 此次严重经济危机导致经济部门结构变动, 使得工业化国家必须向实体经济复归,实现"再实体化、再实心化",这进一步刺激了相关国家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的保护倾向。各国纷纷高筑的贸易壁垒,正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已迫在眉睫。 传统的关税限制和进口管制等仍是惯用的贸易保护手段 金融危机逐步恶化以来,新兴发展国家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多个国家纷纷采取传统的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方式保护本国企业:俄罗斯于2008年11月宣布在9个月内暂时提高钢铁产品15%-20%、汽车30%、卡车和客车25%进口关税后,又分别将牛奶、乳脂、黄油、炼乳的进口关税分别提高15%到20%;阿根廷和巴西也试图连手提升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对外进口税率,提高葡萄酒、皮革乳制品、木材家具和纺织品进入南美市场的关税;土耳其2008年底将各类钢铁制品的进口关税从过去的5%提高到20%;厄瓜多尔自去年秋天开始全面提高关税,将940个进口产品的附加费提高了5%到20%;印度1月宣布将禁止进口中国玩具,此前还提高了钢铁产品和大豆关税;印尼宣布对至少500种商品实施进口管制。目前,在已经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提高关税的占三分之一。 旨在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出台扶持本国企业的政策就是一种隐性的贸易保护。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地补助和支持本国出口,直接的支持包括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现金补贴等政策。例如,目前在工业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措施已达430亿美元,其中有174亿美元是美国政府支付给其汽车"三巨头"中的两个。其他国家也处于本国经济的利益准备效仿;加拿大已经对汽车工业给予40亿美元的贷款;瑞典给汽车工业的贷款和贷款担保达3亿美元;日本、法国、巴西对本国汽车制造商的贷款数额分别为51亿美元、6亿美元和17亿美元;英国则以"绿色技术"的名义支持汽车工业33亿美元。 还有对本国出口提供融资支持。由于全球经济正在经受严重的信贷紧缩,加大融资支持的力度比较符合各国出口企业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趋向增长。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的方式包括扩大融资范围,如有的国家官方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将业务范围从出口卖方融资扩大到买方信贷,以及增加官方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资金,如日本政府宣布将从外汇储备中向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拨付5000亿日元(约合50亿美元)借款,供该行发放外汇贷款之用。 毫无疑问,在经济危机期间,通过国家来支持帮助发展经济和企业是不可避免的。但各个国家支持和帮助的程度则会有很大不同,有些国家因为财力的原因只有少量或者可能根本没有能力提供支持帮助。那些能提供帮助的也通常偏好帮助那些想象中"系统重要性"的领域,这必然产生竞争扭曲。而且这种支持,很可能保护过剩的产能,延迟或阻碍各国出口调整的进程。 贸易规则、政策、标准被越来越广泛的滥用 一是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美国带头强化贸易救济措施,为其行业解困和产业发展保驾。作为控制进口有效便利的手段,反倾销、反补贴被美国政府视为常规的贸易救济措施而继续利用。随着行业危机加深和更多行业陷入困境,美国还可能动用国内贸易法中201保障措施、421特别保障措施。钢铁、汽车、信息产品、家具、纺织等行业均可能成为美国设限的重点领域。实际上,近几年美国仍在继续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伯德修正案,其产业部门针对其他贸易伙伴已经提出了大量的两反指控。 二是滥用是产品标准滥用。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美国实施不久的消费品安全促进法案,规定所有消费品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提交证书,保证进口产品符合美国的规定和标准。欧盟年初发布公告,规定含有未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注册的化学物的外国产品不能再进入欧盟市场。欧盟议会还在酝酿再次修订有关玩具安全的议案,进一步加严安全限制标准。 三是滥用汇率政策。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则在早期进行货币汇率干预后不再动用外汇储备维持币值稳定,而是使其货币在短时间内竞相贬值,力图通过货币贬值来使外汇储备支持和促进出口。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出口下降了7%,进口下降了15.1%,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了1.3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贸易的不对称收缩,即出口收缩小于进口收缩,造就了贸易的增长贡献,而贸易整体收缩幅度越大经济增长贡献也越大。这个危险的结构表明"去全球化"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美国可以借助美元贬值减小出口的下降幅度,加大进口的下降幅度,进而实现结构优化并提高贸易的增长贡献。此外,过去一些一段时间里,欧元、英镑、加元、印度卢比贬值均已达20%以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货币贬值均在30%以上(目前各国货币均有上涨)。 发达经济体采取更具隐蔽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一是绿色保护。绿色壁垒成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下的一个"绿色幌子"。欧盟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中确定了发展生物燃料的目标--即到2020年将生物燃料占酒精燃料消耗比重提高了10%。此外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对发展环保电池和类似元件的贷款总额为20亿美元,但此规定只适合美国本国的生产商。近来美国、法国等国提出的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即碳关税,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碳关税"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不仅转嫁环境治理责任和成本,更想通过这一绿色保护获取更多的生态利益。 二是投资保护。目前发达经济体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保护主义重心从限制外资转向限制内资对外投资,鼓励赴海外资本回流。在危机之中,资本和金融流动往往表现出一种回流的本能。如印度政府去年12月作为应对危机的一项措施规定允许外国企业在不同经济领域的投资比例;而今年2月又再次修订并限制外国企业在国防、通讯、航空等领域参与的程度。一些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本,使投资者遇到阻碍,而且有些国家把银行救助计划和义务联系在一起,优先将信贷给予国内市场,也会产生新的融资瓶颈,给原本十分羸弱的全球直接投资造成重大冲击。 三是金融保护。与投资保护相对的是金融保护。目前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限制国际资本流动而实施的监管,强化了这种本能。根据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60%的57个国家提供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54%,包括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投资吸收国在内的43个国家的投资流入量都出现了下降。预计今年流向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投资预计将比2007年减少82%。 与制止关税战相比,遏制金融保护主义的难度要大得多。世界各国为削减关税已进行了五十年的全球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WTO)则有效地裁断着全球的贸易争端。但世界上却没有一个与WTO相等同的机构来解决金融争端。因此金融保护将更具杀伤力。 中国制造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据WTO统计,2008年,中国成为遭遇"双反"调查最多的成员。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据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09年1至4月中国遭遇"两反两保"(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激增--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涉及中国出口额7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从国别看,美国和欧盟是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近期美国的三起贸易保护主义案件值得高度关注。一是,6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宣布,美方已就中方限制矾土、焦炭、氟石等9种重要原材料出口问题,将中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这也是奥巴马上台后首次就中国贸易问题向世贸组织提起法律诉讼。二是,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产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此案涉及金额达3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遭受的案值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三是,本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奥巴马政府在未来三年内,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分别征收55%、45%和35%的惩罚性关税,涉及金额约17亿美元,如果此调查被受理将会影响中国10万人的就业问题。中国制造再次被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围阻 中方就轮胎特保案要求与美在WTO规则下磋商 中新社发 井韦 中新网9月14日电 中方就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的特殊保障措施要求与美方进行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此发表谈话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背WTO规则,滥用贸易救济的错误做法,中方要求与美方磋商,是行使WTO成员权利的正当举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切实行动。中方希望各方能够体会到中方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本月十一日,美宣布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征收高额关税,实施为期三年的特保举措,这意味着中国轮胎至少在一年内被完全阻于美国市场之外,直接影响到中国约十万人的就业。 对于这一具有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举动,中国商务部高官迅即以罕见严厉口吻进行批驳,称之为"恶劣先例"。十三日,中国决定采取贸易反制,对来自美国的部分汽车产品以及肉鸡启动反倾销和补贴调查程序,涉案金额与中国轮胎年出口美国的二十亿美元大体相当。同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已就特保一事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