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不懂为什么红楼梦那些歌曲的原唱陈力为啥默默无名

不懂为什么红楼梦那些歌曲的原唱陈力为啥默默无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不懂为什么红楼梦那些歌曲的原唱陈力为啥默默无名

清歌凄凄绕红楼 ——记陈力《今晚报》记者马竞雄 空灵飘渺的歌,余音缠绵;不着一字的咏叹,倾诉出多少悲悼、追怀和感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已播放18集了——你是否熟悉了片头《无字歌》那悠荡的旋律?你是否知道,演唱者陈力至今还不是专业演员? 三年前,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应邀为《红楼梦》作曲,倾尽心血。十几首“满腔惆怅,无限感慨”的歌由谁演唱?他想到了在茫茫歌海中寻到的陈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物理化验员。1983年五一,他在友人家吃饺子,电视里正播放职工汇演录像。一个圆润的女高音倏忽而过,在他脑中留下印记……汇演磁带调来了,王立平凭着音乐家敏锐的听觉,“挖”出了这从未谋面的歌手。一次成功的合作,为陈力主唱“红楼”创造了机遇。从此,王立平挥泪而写,陈力和泪而唱。曹雪芹笔下一首首诗词变成哀婉动听的歌,飞上了荧屏—— 落红满地,怎不伤情?陈力最爱唱《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慢板,她唱得轻而不飘,愁肠百转,黛玉寄人篱下的辛酸尽在其间。全曲28句的咏叹一波三折,连绵不断地把情绪推向高潮:“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一句,是陈力的用心所在:颤音饱满匀称,声如素练急抖;长达数拍的“亡”字,是情的迸发,泪的飞溅! 《分骨肉》——探春的悲歌。开头的旋律音域低,光用声音唱不出光彩。平时熟读的小说使陈力生发出无穷联想:水波浩渺,一叶扁舟,“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被迫远嫁,生离的悲痛胜过死别——陈力以情带声,“一番风雨路三千”抑郁而发……结尾中“奴去也”的“去”字音域跳度大,陈力索性不用颤音,把声音放开。演唱难度加大了,同时收到“嚎啕挥泪,令人断肠”的效果。 《红楼梦》插曲真挚细腻,每小节都精心设计,拖腔、颤音、软弯、硬弯都有讲究。为表达不同感情,大多数歌词字字有弯,有时一字数弯,迭宕迂回。《题帕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的“垂”字,陈力把几个硬弯转得顿挫生情,唱出幽咽抽泣的感伤和拂去又来的愁怀。在《叹香菱》中,她在民族唱法基础上运用气声,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 重视技巧,又不露痕迹;从内容出发,不表现演员自己。这样的演唱,成就了陈力的特色,也就是电视剧《红楼梦》歌曲的演唱特色——古典美:典雅、清丽、端庄、质朴;悲剧美:缠绵、哀婉、凄切、情真。 5月初,《红楼梦》剧组赴港参加首映式,亚洲电视台现场直播陈力演唱的主题歌《枉凝眉》。一曲歌罢,电话接踵而来,称赞她为香港歌坛带来清新的气息。亚视艺术总监高兴地题词,给她以“出谷黄莺”的美誉。 人说自古红颜多薄命,陈力也历尽坎坷:“文革”中受家庭株连,艺术才能不得发挥;初唱“红楼”,丈夫又患癌症,抛下她和孩子溘然而去……陈力没有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而是把切身体验编织进歌里,使“红楼”歌曲更加动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陈力的歌声,纷纷争购她演唱的《红楼梦》插曲专辑磁带,首都许多艺术团准备吸收她为专业演员。 陈力的歌动人,她还善于表演。在本周六播出的《红楼梦》第22集中,她将从幕后走到屏前,以厨房柳家媳妇的身份同观众见面。 (原载1987年6月2日《今晚报》第2版) 小记: 采访陈力,时间持续了有两年。她在北京没有固定住所,采访地点有时在大观园,有时在她朋友家里。 一名业余歌手,能把曹雪芹的词唱得如此完美,这个特例值得关注。所以关于她的稿子刊出得早,写得也多一些,后来还有一个万把字的报告文学。他的哥哥是东北一家青年杂志社的主编,说写她的作品中,我把握的韵道最为贴切。 陈力人性极好,纯朴诚恳透明。采访中谈到自己,她不拔高,也不迎合世人的偏好,只是把她的心得感受、她的坎坷,平静地向你娓娓道来。后来听说她做生意出了偏差,远走加拿大,没有了消息。 现在百度“陈力贴吧”中,歌迷的热度不亚于对当红歌星。网友称她是“《红楼梦》歌曲的最好诠释者”,“绝唱”至今“无人超越”。“一部戏的插曲如此持久地吸引和震撼人”,是她投入心灵和生命演唱的。 写她的人,首先要熟悉她的作品。十几首歌听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写作,也收获了欣赏品味的乐趣。到现在,全部插曲我还都能唱下来。 没想到在贴吧中,陈力的原版《红楼梦》磁带现在像“文物”般珍贵。当年她送我的磁带有8盒之多,可见陈力有多么实在;只可惜有的赠人,有的转借未还,到现在我手中没剩下一盒……(全文原载马竞雄所著《舞·乐·人——一名记者与文娱的机缘巧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