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特征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对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总体认识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它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它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主导性(和谐文化的主体内核是党对文化建设的宏观把握,是先进的意识形态),民族性(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放性(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既顺应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利益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种种问题也日趋复杂化和尖锐化。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文化领域,对别国进行文化干预和文化渗透。世界是否和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协调,更深入到文化层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又包含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这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文化是社会全面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基础。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这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不仅是适应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全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通过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重在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还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就会缺失,精神支柱就会缺少,道德基础就会动摇,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文化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使和谐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系统,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实的政治保障,又需要和谐文化的有力推动。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升和规范多样性,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这就有助于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和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助于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的地域和城乡差异明显,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落差,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和谐文化,能够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能够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要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时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为适应这一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四个重要关系。 第一,一元与多样的关系。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这是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同时,我们要看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积极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 第二,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统一性,同时也表现矛盾的差异性,和谐文化不是单一单样的文化,而是求同存异的文化。一方面,和谐文化有着统一的目标、一致的步调;另一方面,文化具有普遍的差异性,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求同存异,使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共同前进。不同民族、地区等之间的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相互冲突、碰撞、摩擦。对此,不可能简单地将多种文化隔离取消。相异才需要和谐,要通过文化整合,促进文化的不断交融和不断升华。 第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形态,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建设和谐文化,需要考虑先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三贴近”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层次性,照顾多数,区分层次,这样才能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继承、借鉴与科学创新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继承发扬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关和谐的思想,是传统思想的精华。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崇尚和谐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永葆活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进行文化观念、文化形式、文化内容、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更好地培育和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