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有守孝三年的传统?有什么讲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中国的古代有着“守孝三年”的风俗。这是因为在孩子自出生直到三岁这个期间是父母十分的辛苦的时期,因此父母离世之后,子女要守孝三年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守孝期间,不能参加聚会和应酬,夫妻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小孩,如有违法者要交官办治罪的。
关于这个说法,我们的孔圣人有过解释:当我们每个人自从出生以来,在最初的三年以来一直是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面成长的,而这三年也是父母亲哺育孩子最为劳累的一段时间。如果父母去世之后,身为子女至少要报答父母养育的这三年的恩情。所以要守孝三年来亲自体验一下,父母亲当时三年所养育孩子的辛苦。
古代人们在守孝的三年时间内不可以参加宴会,不可以串门,不能同房、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家属不能生小孩等等的要求,如果有违反被告发是要治罪的。因为当时人们的交通条件比较差,许多人回家奔丧大多是靠步行,来往路上大约最少会花几个月,有时路上走个一年半载都是正常的情况。再加上古代的通讯比较落后,往往收到书信都在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所以守孝三年的时间,其实在家待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中国人是以孝为先的国家,尊重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人们将孝顺和尊重父母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中国的古代把孝道放在在一个至高的位置。古代孝顺父母的人会得到社会上人们的尊重,也有些人因为这个优点而成为了官员,可以看出,古代人对于孝道是十分重视的。而守孝三年这个风俗是按古代中国人们的社会条件和背景所制定的,也是当时古代制度的一个缩影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