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双语训练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双语训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双语训练

如果你了解关于双语的心理语言学的知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和误区,快乐双语,完全可以从零岁开始。  对于很多移民家庭和异国通婚家庭来说,双语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必需。而对于更多的家庭来说,双语是一种选择。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要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双语越来越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在两种语言中长大,完全可以是一件非常自然和快乐的事。  制造双语宝宝,几岁开始最好  当你希望孩子成为双语宝宝的时候,第一个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接触第二种语言?有的父母希望让孩子先掌握好母语再学习第二语言,有的父母则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其实,这都有些晚了,培养双语宝宝,最好从零岁开始。  心理语言学研究发现,在1岁以前,婴儿对所有的语音同样敏感,过了1岁,母语中没有的那些声音的区分就渐渐弱化了。在孩子还没能流利地说母语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双“母语的耳朵”。一旦形成了母语的耳朵,再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孩子往往会受母语的影响,发音容易带母语的口音。我们自己在说非母语的语言时往往也会带有口音。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舌头缺少训练,还因为我们的耳朵不能明显听出来两个音的区别。  如果能够让孩子从零岁开始就接触两种语言,孩子就会形成“双语的耳朵”,容易接受两种语言的交流,也容易地道地说出两种语言。  实用策略:  从宝宝出生起,就用第二种语言和宝宝交谈,给宝宝唱歌、念童谣,和宝宝做游戏,给宝宝接触第二种语言的图书音像制品(看电视屏幕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如果不能从零岁开始……如不能从零岁开始,父母也不必着急。人的大脑具有弹性,终生都具有学习新语言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越小越强。  “双语”按照习得时间分为四种:婴儿双语(从婴儿期就接触两种语言,以“双语”为母语)、儿童双语(在童年接触到第二种语言)、青春期双语、成人双语。  研究发现,婴儿双语者和儿童双语者往往可以在两种语言上都达到母语的水平,发音纯正,不带口音。但青春期双语者和成人双语者则会在第二种语言上带有口音。所以,错过了零岁没有关系,只要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前进入第二种语言的环境中就好了。  双语儿童智商高还是智商低  家长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双语对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是仅仅学到了一种语言技能,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早期的研究往往得出不利的结果,认为双语儿童智商较低,容易产生学习障碍,会因为有两种文化的背景产生身份认同危机等。但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双语带来的好处。  在很多移民家庭中,父母担心由于自己过多使用母语而使孩子不能学好第二种语言,从而放弃和孩子说母语。结果往往是孩子很快学会了新的语言,但却忘了母语,也脱离了母语背后的文化。但对移民家庭的大规模调查却发现,保留母语家庭的孩子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普遍比选择放弃的孩子学得更好。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在不同语言中有相通之处,两种语言不仅不会彼此打架,还会彼此促进。  1962年,有人对加拿大法语区的法英双语儿童进行了测查,研究发现双语儿童比单语儿童学习成绩好。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双语儿童在完成任务时,比较容易抓住任务的本质,不容易被干扰信息误导。  对加拿大的英法双语青少年的研究还发现,双语者对语言背后的两种文化都认同,而非认同一种而拒绝一种,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一些个案研究显示,双语儿童往往会成为“双文化”者,在两种文化中都能自如生活。  看来,双文化才是双语的最高境界。  实用策略:  什么态度对双语宝宝最好?  对于双语,父母的态度比语言技巧要重要得多。  父母不应嘲笑或批评孩子的语言表现,尤其是弱势语言,尽量避免去纠正孩子语言上的错误以及语言的混用。  父母不该为了炫耀让孩子在某些场合必须说某种语言,以免孩子难堪。  父母不要刻意强调双语的重要性,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父母不应强求孩子在两种语言达到同等水平,孩子形成优势和弱势语言的情况是正常的。由于环境的变化,优势和弱势之间也会自然地发生转换。  父母在考虑孩子的语言问题时,要把孩子自身的快乐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这里既包括孩子近期的生活状况,也包括孩子将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与其说双语的最高境界是双文化,不如说双文化是双语的前提。如果在我们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不仅对双文化具有足够的认同,而且每天通过家庭日常活动来体验双文化,在孩子对世界的理解中,双语就不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是生活的基本需要。高级培训班也好、特级教师也好、超级教学法也好,对于双文化来说,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