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苏州大学法学院在哪

苏州大学法学院在哪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苏州大学法学院在哪

苏州大学法学院苏州大学前身是著名的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本世纪上半叶,她以法学教育享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法官出朝阳,律师出东吴"之称。东吴大学特别是她的法学院,曾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政治、法律学者或知名人士,如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董寅初、赵朴初、谈家侦、王宏惠、董康、杨铁梁、王绍堉、倪征×、梅汝璈、吴德熊、李浩培、吕光、桂裕、丘汉平、梁鋆立、张志让、查良鉴、查良镛(金庸)、盛振为、何世祯、马汉宝、姚淇清、陈霆悦等,堪称一时之盛。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为苏州大学。1982年复设法律系,1986年扩建为法学院。 本院现设法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律师四系,并设比较法研究所和东吴律师事务所。现有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点1个,法理学、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硕士点3个。行政法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受省政府专项经费资助。现有正副教授18人,讲师20作人,其中有硕士以上学历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占近5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已列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单位。现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余人,专科生30-50人,并开设了法律专业大专函授班、专业证书班、本科进修班、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项目。自1982年以来,已为社会培养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类专门法律人才近5000人。 长期以来,本院教师兢兢业业、努力耕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后获国家级教学奖、科研奖等3人次,获省级教学奖、科研奖等12人次,获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次,获评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次,7人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先后承担(主持)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5项,省级研究项目20余项,出版各类专著、教科书、译著等6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包括在海外学术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的论文50余篇)。 近年来,本院对外学术交流也有重大发展。先后有25人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进修、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访问,邀请外籍及台港澳专家讲学70人次。行政法重点学科还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法制研究所等实际部门开展了合作研究。 苏州大学已进入国家"211"工程,我院"现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项目也已被列入"211"重点资助项目。本院师生员工将抓住机遇,同心同德,弘扬东吴法学传统,再创辉煌! 苏州大学专业列表 文学院 传播学 新闻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戏剧戏曲学 文艺学 课程与教学论 美学 商学院 企业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农业经济管理 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 世界经济 政治经济学 工商管理硕士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法学院 法律硕士 刑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 法学理论 法律史 社会学院 社会保障 社会学 档案学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专门史 世界史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中西医结合临床 内科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肿瘤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数学科学学院 应用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 药学院 药物化学 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 美术学 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课程与教学论 免疫学(理学) 水产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凝聚态物理 光学 理论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 材料物理与化学 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放射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生物医学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医学院基础医学系 药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法医学 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病原生物学 材料工程学院 服装 材料学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系 儿科学 信息光学工程、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光学工程 苏州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苏州医学院,至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学院设有基础医学系、临床医学一系(医学影像学系、护理学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临床医学四系、儿科学系等10个独立建制的教学实体系以及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医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学位点35个,硕士学位点52个。学校简介 苏 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 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5多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金庸)、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省政协副主席陆军;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副省长吴锡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 州大学现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8个)、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8个)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101个,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50000人(其中研究生12100多人、本科生21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12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 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7位。苏 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2368亩,建筑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88万册,中外期刊28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装中心、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我 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0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6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近 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对,是渎墅湖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