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体育生的基本要求

体育生的基本要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体育生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和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体育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育意识作为人们的大脑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映自然也应该是十分丰富的。用通通俗易懂的方式可将体育意识表述为:人们对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要求等。 二、提高体育的基本活动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人们最为重视的是智力,其实,智力也是一种能力,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人们很少知道,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以下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第一是生理素质的基础,第二是教育培养的作用,第三是个人努力和实践的成就。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大小都受其德、智、体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勇仅看成某一素质的因素,而均应视为人的素质整体构成部分之一。三、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一)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 人们总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探究,并常常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往往首先是从多姿多彩的运动竞赛、运动游戏、身体练习和运动场馆、设施的关注开始的,通过对体育的诸多的具体内容、方法、手段、设施等的关注和向往,人们的认识活动就会逐渐集中地指向体育有关的事物。 对体育的兴趣,首先是人们在对体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为需要的对象正是兴趣的对象。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在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理应将自己对体育的兴趣建立在高级需要基础上。 (二)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当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进上步发展成为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成了对体育对象运动的爱好。爱好总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大学生只对体育有观赏的兴趣,而没有积极从事体育活动的爱好,这样实难使体育运动真正地进入自己的生活,就很难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正确对待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待兴趣,学生兴趣的要发扬;学生无兴趣的,但有价值的,还必须加以引导。其次,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切工作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培养、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教育,个而且应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共同实现之。“人的本性是爱动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强调“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领会其含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奠定终身体育中的战略意义。以终身体育思想考查今日学校体育给我们以新的启迪,那就是: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这一人们步入终身体育的三步曲,将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思想品德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放在同等地位来考虑。 四、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这应视为我们接受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或称首要任务。它既受高校体育本职功能的制约,又充分反映现代社会对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现实需要,自然也是新世纪对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阶段是塑造强健体魄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和青年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基本平衡,生长发育日趋稳定,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是性发育成熟、生命活动最旺盛、身心健康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关键时期 ,必须十分重视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过程来促进和完成自身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形态、机能、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谋求塑造强健的体魄。 (二)认真接受体育教育 高等学校体育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促使大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实践的本领和掌握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参与运动、掌握技术、发展智力、增强体力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育整体氛围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塑造强健的体魄的基本要求,定会在潜移默化的高校体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主动陶冶而圆满达到,从而真正地体现体育教育促使自己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