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面具的是如何产生的?产生初期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面具最早起源于祭祀,人们挡住自己真实的样子,借助面具更进一步的接近神灵。因为祭祀有一定的观赏性,在漫长的岁月演变中,祭祀被人为增加了大量的娱乐成分,逐渐变成了戏曲。同时面具也跟着转了行,成为了戏曲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爱看日剧的朋友也许有印象,日本有一种面具(能面),大部分形象几乎与真人无异,但是还是可以让人看出来,那根本不是一张真人的脸。单看这种面具,他们充满了诡异的氛围,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因为大多时候,这些面具所代表的就是亡灵。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日本的能乐面具,以及这面具延伸出来的故事。
来自日本的能剧
说起能面,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能剧。虽说现在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但和中国还是有一定渊源的,大约在奈良时期,中国古代的散乐传入日本,并成为了统治者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但是到了平安时代,散乐被废止,宫廷乐师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才将散乐带到了民间,同时名字也变成了“袁乐”或“申月”,明治时代开始,统称为“能乐”。
和其他戏曲不同,能乐所用到的道具极少,而且不会使用大型的道具,其主要靠着演员的叙述和舞蹈来表现。因为能剧时间较长,除了歌舞之外,能剧中间还穿插着“狂言”,这是在能剧幕间休息时所表演的一种短剧,主要目的是逗人发笑,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相声。同时能剧本身也穿插着狂言(报场),为了区分两者,单独表演的狂言一般称为“本狂言”。
能剧中由主角、配角、狂言方(狂言演员)、囃子方(就是乐师)组成,其中主角是整部能剧中的灵魂,而且全剧中只有他一人戴着面具,“能面”不仅仅指的是面具,此时的演员也被称为“能面”。因为演员戴上面具之后,就不再是一个人类,而是面具本身所指代的鬼魂或者神灵,日本人对能面的这种态度,也是能面充满诡异气息的主要原因。
而能剧中配角的作用就是衬托主演,他们的戏份普遍很少,大多的时候都是在倾听主角的诉说,因为不戴面具,所以他们也被称之为“真面”。狂言演员在前文中就已经能看出他的性质,他们用夸张肢体表演和话语来使观众放松。再来看看乐师,他们手中的乐器普遍都是小鼓、大鼓、太鼓和笛子,这几种乐器相组合,虽然只能发出简单的音调,但却充满了魅力,并把人带入到能剧的剧情之中。
诡异的能乐面具
能面普遍由柏树雕刻而成,其种类分为五种,有老翁、神鬼、亡灵、男和女。其中翁的面具有些不同,它的眼睛被全部挖了出来,并没有留下眼白,下巴和面具不是一个整体,它们是用绳子连接在一起的。现在老翁面具很少用于出演能剧,大多的时候都用来祭祀。至于这些面具为何看着诡异?应该就是地域的不同导致人们的审美也不同,仔细观察,女性面具的牙齿都是黑色的,这也是遵循了日本人当时的畸形审美。
除了五个基本种类外,能面还可以再分出四类,老人、男人、和女人为最基本的一类。在此基础上可演变成异相的一类,老人的异相代表着将军大名,女人的异相代表着因怨恨形成的恶鬼,这和日本的女鬼文化正好相对应,男人的异相代表神灵、恶鬼或者天狗。其次就是拥有单独特性的面具了,他们有老翁(不同于老人)、动物(最出名的就是狐狸面具)、佛祖。除此之外,狂言演员也有他们的面具,只不过出场比较少而已。
虽然能面的制作工艺并不够复杂,但在市面上却很难买到真正用于表演的能面。因为日本人觉得能面是有灵性的,每个能面均代表着它背后的故事,所以他并没有成为一种商品,而是单纯的表演工具。另外在众多能面中,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熟悉的形象,这是因为能面大多都取材于《源氏物语》和不少中国民间故事。
《源氏物语》这是一部创作与平安时代的小说,在日本相当拥有影响力,日本般若面具的故事就出自《源氏物语》中的《葵上》篇。而中国题材的一般有项羽、杨玉环、东方朔等等,这些故事交汇在一起,让能乐面具显得极具东方文化风格。
般若面具背后的故事
女人异相能面中最出名的就要数般若面具了,这里先解释一下,这个般若和佛家的般若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代表因嫉妒心极强所变成的女鬼,后者则是“大智慧”的意思。准确点说般若是女人因为嫉妒而魔化的一个过程,和他一组的还有另外四个面具,而般若其实也不是最终形态。
第一个形态叫“泥眼”,这时她还是一个人类,只不过因为嫉妒而发了疯,但她的眼睛已经发生了变化,面部表情也显得更加不自然。第二个形态叫做“铁轮女”也称“桥姬”,这时你能清楚的看到,她的面部因为愤恨而变成了红色,此时已经与女鬼无异。第三个形态叫“生成”,这是在变成般若之前的形态,头上已经长出了犄角,牙齿也开始变尖。第四个形态就是我们熟悉的“般若”了。第五个形态叫“真蛇”,他和般若的区别是少了耳朵,是比般若还残忍的恶鬼,没有耳朵的她,完全听不见人们的求饶声。
结语
能剧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就足以证明了它的艺术价值,这其中也多亏了“能乐面具”的功劳。这些面具经常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因为好奇心而被它深深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