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官名词解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齐桓公所立齐国的高等学府,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也称稷下之学,又称稷下学宫。齐威王和齐宣王时儒、法、道、阴阳等各家各派在此论学授徒,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孟子、荀子、邹衍、慎到、接子、环渊、鲁仲连…………据说,齐王对这些“不治而议论”的学者隆礼有加,曾授予76人以上大夫的官爵,各派弟子有数千人,最多时达数万。是战国中后期全中国最大的学术活动中心,对当世及以后的学术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同时,它还明显地具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位于齐国都今山东临淄西门外,大约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至齐王建时衰弱,历时一百四十余年,繁盛时达“数百千人”。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说之士多曾先后或长期在此著书讲学,互相切磋驳难,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其规模之大,人员之众,阵容之强,历史之久,史所罕见。当时云集稷下的主要学者有孟子、荀子、宋钘、尹文、慎到、环渊、邹衍,田骈、彭蒙、淳于髡、接子、鲁仲连、田巴、貌说、邹奭等。这些学者在学术上各有所主,分属各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威慑于权势,自由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百家立异,各驰其说,争辩求知,蔚成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