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和春节的来历!简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还有一种说法: 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目。春节,古时叫“元旦”。《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标起,叫“元旦”或“元月”。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辛亥革命时,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据传说,“春节”最早是有祖乙天子定名的。在很久以前,有个以打柴为生的青年叫“万年”,他见当时节令很乱,决定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看见树影移动,从中得到启发,回到家里便设置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仪”。但阴雨天无法测量。后来他在山泉边喝水,见泉水很有节奏的从崖上往下滴,引起了他的联想,又制作了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计时,慢慢的发现,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从而制作了草历:“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约有十二圆。”一次,祖乙天子去看望万年,适逢天象重复。万年对天子说:“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时春,请天子定个节吧。”祖乙天子即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流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春去秋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太阳历定准了,他也满头白发,祖乙天子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称春节为年,过年挂寿星图,据说是为了纪念功高德望的万年。围绕着春节,几千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日照境内,从“忙年”到过年,历时一个月,而且过年其间做每一件事情,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气氛。进入腊月,年味渐浓。有“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之说。过了腊月初八,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集市百货从集,售货额较平日增加数倍。购置器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人丁兴旺;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馍馍)饽饽上蒸大红枣,名曰枣山,户户备足煎饼,要足够全家人一个正月吃的。自腊月十六日始,家家择晴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将居室内外、家什用具洗刷、清扫一新,以示辞旧迎新。贫穷人家无火房卧室之分,且多用泥土抹壁,故扫屋后需“光墙”。“光强”即取细白塘土搅成粥状,刷于四壁,以掩盖烟熏火燎之色,使屋内为之一新。腊月二十三日“辞灶”,又称过小年。南部个别村庄有过二十四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之说。晚饭前,将灶王像用熟米粒或饺子皮贴在近锅门的墙上,供上水饺、麦芽糖瓜等,并燃香烧纸,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供麦芽糖瓜,意在让灶王吃糖嘴甜,多说好话,也有意在用糖将灶王的嘴粘住,不让他到天上胡说八道。因辞灶供糖瓜必不可少,故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的歇后语。腊月二十四取下灶王像,待年三十正式张贴。辞灶过后,谋生于外地者,纷纷回家团聚。腊月二十九下午,各家将室内外最后清扫一遍,边扫边唱歌谣“里扫金,外扫银,扫的骡马一大群”。扫除的垃圾堆积在大门以外。腊月三十为除夕日,家家早起,把昨天的拉积点燃。、,名为点“狼烟”,意在把一切废旧的东西烧掉,化为灰烬。“狼烟”点罢,放几个炮仗。同时,用盆盛米饭,饭上插上九双红色筷子,筷子间隙以放进一个大枣为宜。也有用双筷串几页豆腐插在米饭上,摆到天敌桌上的,称“供年饭”。当天贴春联,挂年画。境内西部也有贴过门贴子的。有的着意将“福”字倒贴,寓意福到。渔民家除在住宅贴对联外,还要在船上贴,将“招财进宝”四字合为一体贴于船头。五栀风船的栀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船上则贴“满载而归”。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竖青竹一棵,上系红布拴制钱,称“摇钱树”,意在财源不断。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柴禾多是豆秸、芝麻秸,以备初一煮饺子用。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是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饭后合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在几个水饺中放制钱,称“包元宝”。放制钱的数目因人口而定,人口多者多放,少则少放,一般取五、六、九数不一,寓“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九九长远”之意。夜深时,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有在门旁插桃木枝者,以防邪魔鬼祟入宅。拦门后,家人一般不走出大门外,院内禁泼水。多数人家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午夜子时为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开始。此时,鞭炮齐鸣,明灯高照。于院内设神案,保佑老少平安。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吃团圆酒。女主人用豆秸或芝麻秸煮水饺。煮水饺不拉风箱,以示新年平静。吃水饺时谁吃到带钱的水饺最多,谁就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最大。年夜忌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没有了”“不够了”“算了”等,水饺煮破了不叫破,要说挣了;馒头裂了不叫裂了,要说笑了,俗称“过年话”。正月初二,放鞭炮谓“开市”,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称“正月礼,薄起纸”。走亲戚旧时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戚之风见盛。正月初三,拿去拦门棍。各种民间文艺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杂耍队伍一般都有龙灯、旱船、狮包、高跷、小戏等,沿海村庄也有办水族舞队的。民间文艺队伍走街串巷、娱乐远村近邻,水平较高的队伍进城演出。两支队伍在城里相遇,必有一番争斗。各队都要亮出看家本领,上演绝活。文艺队伍所到之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与杂耍队伍混杂在一起。此时,艺人们或以龙狮,或以高跷,伴着锣鼓和音乐的节奏在人群里向外扩展地盘,名为“开场子”。尔后,表演者各显技艺,表演各类节目,热闹非凡。正月初五为财神日,人们大都做些好饭菜喜庆。早晨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谓之“炒蚂蚁”,借五的谐音寓当年“无害虫”和“五谷丰登”之意。正月初六早晨,也有晚上的,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燃纸烧香,曰“接灶王”。据说这一天灶王从天上归来,继续它在地上的事业。初六过后,春节即算结束,但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