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七战七捷"简单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共19个团和兵力3万余人,在苏中(江苏省中部沿江地区)同国民党军整编第83 师第19 旅第56、第57团及旅属山炮营等12万国民党军队作战,连续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黄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共歼敌5万3千余人的辉煌胜利,也是解放战争以来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朱德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抗战胜利后,在人心思定,举国期盼和平的声音中,毛泽东飞赴重庆,抱着极大的诚意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商讨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为避免内战再起,国共双方代表先后签订了《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和《停战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在签订停战协定的同日,下达停战令。停战协定和停战令规定:双方军队应在1月13日夜就各自位置停止军事行动。但蒋介石在下达停战令的同时,密令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点”,接着又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自恃拥有远较共产党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公开撕毁了停战协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发动了全面内战。苏中解放区位于整个中国解放区东南前哨,与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一线隔江相望。中原解放军突围后,何应钦、白崇禧、汤恩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制订了作战计划:渡江北进,进攻苏中解放区。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指挥所部奋起迎战,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作战7次,均获胜利。苏中战役是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进攻苏中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总共5个整编师12万人马,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仅3万余人,但是七战七捷,共歼敌5.3万多人。当时在迎战国民党军的战略方针上,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军区曾有过不同意见。在内战之初,中央军委认为双方实力相差较大,毛泽东和朱德要求各解放区不要固守现有的据点,果断放弃城镇转移到广阔的农村,也就是说,从内线转移到外线作战。要在主动的运动战中集中主力歼灭国军有生力量,最终实现双方的力量均势。中央当时的部署是:粟裕、谭震林率主力出击淮南。但是一向善于动脑,不机械执行上级指示的粟裕,却建议充分“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先在内线打几仗,再转到外线作战。因为苏中是抗日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并且华中野战军的一师、六师和七纵队的广大指战员,绝大多数是苏中人,对保卫家乡、英勇杀敌,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要求;有足够的民力可用,对粮草的输送、伤病员的救治,能做到及时和快捷;广大民兵、妇联和儿童团是配合解放军打击敌人、输送情报的极好助手。而对于进犯的敌人来说则陷入了两眼漆黑,被动挨打的境地。他多次去电陈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获得了中央的批准。首战宣家堡和泰兴的战斗中,在进攻和打援的兵力部署上,粟裕动用了15个团,达25000人,从7月13日起到14日的两天战斗中,虽歼灭敌人仅3000余人,但打乱了敌人的进攻部署,挫败了敌人的锐气。尤其在全歼美械化装备的十九旅山炮营及五十六团、五十七团战斗中,积累了对美械化装备敌军的作战经验。宣泰战斗结束后,汤恩伯调动宁沪线的国民党军过江增援,会同南通、扬州、泰州之敌,共达10万人,不久,总兵力增加到12万人。大肆进攻苏中腹地,企图东西合击,进占如皋。针对敌人的进犯,从7月17日开始到22日,粟裕集中优势兵力,在如皋地区狠狠打击敌人。共歼灭四十九师的师部,二十六旅全部,俘敌6000余人,缴获各种口径的炮200余门,轻重机枪500余挺,长短枪4000余支。粟裕在战略上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集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在进占如皋不久后就迅速撤出,北退至海安,以便分散敌人兵力,掌握主动。敌人占领如皋后,集中7个旅的兵力,以锥形攻势于7月30日,从西、南两面向海安进犯。华中野战军只留两个团保卫海安,连续狙击了四昼夜,于8月3日主动撤离海安,在损伤200余人的情况下,毙伤敌3000余人。华中野战军放弃海安后,敌军造成错觉,认为解放军全面溃退了,因此大肆分兵,企图攫取如皋、海安整个地区,割断这一地区与东台、兴化的联系,并对泰州、海安一线以南地区进行“清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图谋,粟裕决心攻占李堡等据点。战斗于8月10日打响,至11日下午结束,前后不到20个小时,共俘虏和毙伤敌8000余人。李堡一战,粉碎了敌人全面“清剿”的计划,国民党军调整部署,加强点线控制,分别将大部队置于海安、如皋、泰州等地,以交通警察七个大队放在丁堰、林梓地区。粟裕抓紧时间休整了一个星期,以一部袭击海安并佯攻黄桥,集中主力3万余人向丁堰,林梓实力较弱的守军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于8月22日歼灭5个交警大队5000余人。当时,东线五捷,国民党军在如皋一线兵力空虚,误认为华中野战军将攻占如皋,所以调动九十九旅由黄桥增援如皋。粟裕将计就计,随着敌情的变化,以大部队投入如皋、黄桥公路的战斗。由于国民党军离开巢穴,没有依托,所以从8月25日发起至31日结束,历时6天,共歼敌1.7万余人.七战七捷的第七仗,是邵伯保卫战。由扬州北进的国民党整编二十五师,于8月23日分三路向邵北地区猛攻。华中野战军顽强阻击,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整编二十五师鉴于解放军在如黄公路取得胜利后,其侧后受到威胁,遂于8月26日撤退。华中野战军最终守住了邵伯。粟裕在绝对劣势情况下连战连捷,40天内消灭了几乎是自身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毛泽东对粟裕的表现也非常满意,他评价到: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