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

达摩祖师在《金刚经》中将“三千大千世界”译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古称“裟婆世界” 又云“裟诃世界”。三藏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又将其命名为“索诃世界”。 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上述诸名称,以探察“三千大千世界”所蕴之奥义。   一、             索诃世界的含义   “索诃世界”中的“索”字有欲求、探寻、孤单、或形容颤抖等意。而其中的“诃”字,依字面同“呵”之谓语气。还可理解为“诃子” (诃子又名青藏果其外形橄榄状)或“诃梨”(印度的一种水果)的引伸意---橄榄形。 依字面“索诃世界”是“人们一直寻求探索,形若橄榄状,而又索索颤抖之世界”。 然,上述对“诃”字的表面化处理,确实显得有些武断。因为组合汉字之字意最容易随使用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异化。因此,要了解组合字“诃”的最原始本意,需要从其组合“原字”以及“组合关系”中寻找。 根据构造逻辑理论,在语言逻辑里对难以直接表达的“本意”,只能以表达与“本意”有相似对称关系的准对象的方法来映射“本意”。这种构造逻辑又叫准分析对称构造逻辑。 “索诃世界”中的“诃”字是组合字。“诃”可拆为“言”、“可”二字。根据构字字元顺序,可以发现“言--可”与“可---言”存在顺序对称性。 “可----言”的关系意是显性的“可用语言表述”,属于肯定句。因此,可推断“言--可”所表达的关系意应该是否定句“不可用语言表述”。 即: “可----言”, ---------对称---------- “言---可” “可用语言表述” ------对称----------“不可用语言表述”。 “诃”之内涵之所以用以隐性的方式表达,其原因是“诃”之本意有难言之隐。“不可用语言表述”之命题的真值与命题本身属于语言逻辑中的悖论。 为消除悖论的发生,我们引入前置条件,将“诃”的本意限定在“诃喻谓的语义不含自身”的域内。这时“诃”可直接翻译为“不可用语言表述”。当然这种逻辑表达方式,超出了传统语言逻辑的范畴。 综合以上论点,对“索诃世界”较为全面的解释是:“人们一直寻求探索而又不可用语言表述,形若橄榄而又索索颤抖的世界”。 当然,这种解释也是有限定条件的。那就是仅限于在“自己喻谓的语义不含自身”域内才有意义。   二、“裟婆世界”与“裟诃世界”   “裟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 最早的译名。其中之“裟”是袈裟之裟,“裟”字可拆解为“沙--衣”组合。“沙--衣”的关系意为显性的,比喻“沙状之衣”;其中之“婆”的原始含义也是显性的,比喻象祖母般的琐碎、多纹、形态呈陀螺状。因此“裟婆世界”的通体意思是“裹着沙衣的琐碎多纹陀螺状世界”。 通过“裟婆世界”所表达的含义可以看出,“裟婆世界”是 “三千大千世界”形在的住相描述。从其所表达的形状看,从人象一个老和尚,从物象太阳系,或现代物理学中所描述的原子。 “裟婆世界”译名,体现了当时的译者对“三千大千世界”的认识境界。随着人们对“三千大千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后来的译者又将“三千大千世界”翻译为“裟诃世界”。“裟诃世界”丰富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内涵。尤其是“诃”字之妙用,弥补了“裟婆世界”仅有外在性表观陈述,缺少内涵表达之缺憾。 “裟诃世界”的直接意思是“裹着沙衣的不可言世界”。由于“诃”字的本意是“不可言”,从而使得“三千大千世界”所蕴涵的内涵可以任意想象,无限丰富。 然而“裟诃世界”作为“三千大千世界“的译名也有缺憾。那就是它不如原来“裟婆世界”所表达的形在那样生动,因此,随着人们对“三千大千世界”的进一步认识,“裟诃世界”也被后来的佛学大德所放弃。   三、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在当今佛典中广泛采用的经典译名。最早见于达摩祖师翻译的《金刚经》中。 “娑婆”二字的组合关系意,无法直接解读,其关系意是隐性的。而与之具有对称关系的准对象--“婆娑”,则可以直译为“旋舞迷离的”。 “娑婆”与“婆娑,呈对称关系,两者所表达的“关系意”应该呈颠倒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列表如下: 字序对称 “婆娑”---------对称-----------“娑婆” 认识主体互为影射 婆娑世界---------对称-----------娑婆世界 住相的对称关系意 旋舞迷离的-------- 对称 ------ “娑婆”的关系意 认识主体的方位 由外向内看--------对称--------- 由内向外探。 从以上关系表中可以领悟出“娑婆世界”的原本含义。 因此,以分别心说法:“婆娑世界”是眼在界外,所看世界之形在;“娑婆世界”则是心在界内,悟世界之本象。一个外观看形在。远观转动陀螺状,近察旋舞又迷离;着相才有形和影,若不着相皆空明。一个内探辩万象。上探无垠星际云,下探微尘量子流;不识娑婆真面目,只缘身在娑婆中。 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发现,人们已经认识到,原子世界由外部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太阳系世界由外部的行星绕太阳旋转;银河系世界由外部星云绕中心旋转,这些“世界”之形态是“婆娑世界”最好的实证比喻。   四、娑婆世界、索诃世界、堪忍世界之差异。   分析“索诃世界”与“娑婆世界”译名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三藏法师之所以在达摩祖师之后又将“三千大千世界”翻译为“索诃世界”,其本意体现了唐时期那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特征。 以现代的世界构造逻辑而论,“娑婆世界”较“索诃世界”更贴近“三千大千世界”的关系意。“娑婆世界”所蕴涵的认识主体处于互为认识的时空对称关系中。因此说,“娑婆”---“婆娑”此时最原始的本原,这个关系式代表“佛”本意,也就是缘生万物的那个原初关系式。 “三千大千世界”的中文译名之所以一直沿用“娑婆世界”,达摩祖师的《金刚经》译文之所以被喻为蕴涵了文字般若的经典,这不能说是没有原因的。 随着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的不断学习与思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精细。世界原本所谓的有形本元,在人们的认识的过程中变的越来越模糊。从有形的原子说,到二元心物说,进而到形而上的心元说等等。而当今的正教佛学由此也就被称之为了广义的智慧说。 人类对“娑婆世界”的解释本身,表达了人类认识所达到的层面。人们对佛典的理解境界不同,认识也就不同。当今佛学大师对“娑婆世界”的再翻译基本脱离了旧时对“世界”本元的他性解释。进而转向了内观心识性的己证,比如将“娑婆世界”翻译为“堪忍世界”。“堪忍世界”应属于对“三千大千世界”心识性境界的认识。 佛祖之启示“一尘含数刹”,从剖析学的角度揭示了宇宙之本象。反观“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之“三”不是简单的数字之三,而是动生之“三”,与道家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三”有同理之妙。 五、慧眼看世界 现代物理告诉我们,有形世界所谓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若继续微分,可到无形的波泡量子甚至更小。 而人的肉眼功能是这样的不完善,其一它仅仅感受可见光,而对或高或低的不可见频率波熟视无睹,其二它感光处理速度太迟缓,大概需要1/16秒的暂留时间;其三它分辨力太低,它只能分辨大于0.1度视角的影象。其四视窗太小,无法收集到足够反映宏大天体信息的稀疏的射线粒子;其五肉眼所能够借助的可见光媒介波段太窄。这种光波用于微观时,显得波线过粗,而无法穿越小级别实相原子间空间,而探视深层原子的形在,更无法穿越原子外部那飞速旋转的电子划影丛林而探察原子核的性状。这种光波若用于观察广堙的太空时,其波又显得过于细致,因而无法呈现运动天体的动影外轮廓。 人们以肉眼观测世界,由于肉眼功能之缺陷与视觉媒介之不足,导致了人肉眼无法摄取或映射“物”的本象。肉眼所能接收到的连续信息,只不过是“物”所含微粒运动所形成的划影轮廓。而人最终所能看到的,则是这种动态的幻形轮廓信息,经过1/16秒内暴光叠合后才显现出来的复合影象。 因此,肉眼对于物内高速粒子的运动状态无法反映呈相。 所以说,人用肉眼所看到的决不是的“被观察物”的本来面目。而是虚假幻形。这种虚假的幻形是由于肉眼本身缺陷以及媒介光粗大造成的。因此,佛学将这种依据缺陷性构造途径所获得的认识叫着相性认识。 假若人能有一只无缺的眼睛,其感光速度无限,其视神经元可感受无限精微的信息,其视窗光圈可无限调整,假设这只眼睛所借助的媒介光波长也无限可调,亮度无限可调。 那么,想象一下人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当这只慧眼以中子射线为媒介光时,我们将透视楼宇。若以比中子射线波长更小的射线为媒介光时,我们将透视宇宙。那时,我们的眼中只有空明的一片空明的光亮。 假若,我们从这种状态开始调整这只慧眼的参数,将感光的速度由快调慢。将媒介光的波长逐渐调长。那时,我们所看到的空明的光亮将渐渐变暗,当我们继续调整时,这种隐暗的背景上会变化出模糊的微尘。随着不断调整,这种模糊微尘还会变的渐渐清晰。随之又会出现更大的模糊阴影。当继续调整,这种更大的模糊阴影又渐渐清晰起来。随着慧眼参数的调整,眼睛所见的景象会不断出现模糊--清晰—模糊--清晰的交替变换,而所观察到的形在体也随之逐级粗大起来。 直到我们调整媒介光到可见光频率段时,这只慧眼才可看到象肉眼所见的形在物,并且这种形在会随着慧眼参数以及媒介光波长的调整,会由紫色逐渐变化到红色。当我们继续调低媒介波频率,继续调大慧眼的视窗和光圈时,比如,设想光圈调的象地球这么大,暴光时间以万年计。那时,我们将会看到太空中用肉眼所根本看不到的奇异天体,类似太阳系的一些天体呈现橄榄球形,类似银河系的天体呈现旋舞飞碟的样子。 认识世界之奇妙,确实不能仅仅依靠人的感官。学习探索,需要用心智。依不断学习所增长的慧眼认识力,依高度聚集的智慧之光,才可逐步破解大千世界的所蕴涵的无限奥秘。